
益智玩具對兒童遊戲有多重要
“遊戲是孩子們最合法的行為,玩具是孩子們的天使。”
孩子最需要的是遊戲,這也是他們的基本權利,也是孩子促進身心全面發展最受歡迎的方式。社會、幼兒園、托幼機構和家庭都應該努力保障兒童遊戲權利的實現。其中,幼兒園將遊戲作為日常活動,滿足兒童的需求,同時確保兒童有充足的活動時間,並保障兒童的遊戲權利。為了避免幼兒園教育過度偏向小學化或成人化,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進行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日常幼兒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益智玩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得快樂,從而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同時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和主體性發展。
那麼益智玩具對於孩子的學習與發展到底有多重要呢?
對孩子來說,益智玩具不僅是快樂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玩伴,更是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媒介與資源。
1.兒童遊戲的物質基礎是益智玩具。
陳鶴琴老師指出:「孩子們很少是手裡什麼都沒有就玩的,必須有很多東西才能玩,滿足他們玩的慾望。」對於小學前的孩子來說,「玩」這個活動通常是指「玩玩具」。孩子往往依靠特定的玩具或遊戲材料來進行大部分遊戲。
兒童的思維具有直接行動性和具體形象性的特點,他們的行動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眼前情境或某些刺激物的影響。因此,在幼稚園,為了保障幼兒的安全與健康,一般來說,幼兒接觸的玩具都是益智玩具。這些玩具通常伴隨著明顯的聲音,色彩鮮豔,造型優美,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從而誘導幼兒表現出具體的遊戲行為和遊戲選擇。
2.益智玩具是孩子與周遭物質環境互動的橋樑
孩子通常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但成人世界裡有很多物品和工具是孩子們無法觸及的。因此,成人創造了益智玩具,讓孩子們利用這些他們能夠正確使用的物品,模仿那些他們無法觸及但非常有興趣參與的活動。因此,益智玩具可以將孩子與真實的社交活動聯繫起來。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玩益智玩具是他們正確掌握社會感官經驗標準的重要途徑。基於我們發明益智玩具的原因,大多數玩具都具有明顯的典型特徵,這些特徵是對現實生活中實際社會事物的簡化、概括和美化。優質的玩具應該具有統一的色彩和造型。這些玩具可以幫助孩子在遊戲過程中更正確地理解人類獨有的社會感官體驗標準體系。
3.益智玩具不僅是物質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工具。
益智玩具的設計、生產、消費和使用體現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成果,也是社會信仰、習俗、觀念和審美心理的重要體現,體現了特定文化對兒童學習和發展的期望,寄託對未來兒童教育發展的希望。
益智玩具不只是孩子們玩耍的工具,更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文化浸潤和文化薰陶的功能。對於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時刻保持文化敏感性,積極分析和思考玩具背後的文化內涵,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文化,並利用這些玩具引導孩子們理解和尊重人類種族和文化的多樣性,形成多元文化和反偏見的觀念。
4. 最適合孩子學習的「教科書」就是益智玩具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玩具的教育功能,我們希望透過益智玩具來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孩子的智慧觸手可及”,因此益智玩具的基本特徵是具體形象性和可操作性。操作性學習是兒童學習的基本特徵。在操作玩具的過程中,兒童可以在玩具和遊戲的過程中體驗、感悟和理解知識,更容易發現問題並思考解決問題。
益智玩具作為兒童的學習資源,具有獨特的“發展適性”,就像“告訴我,我以後會忘記;給我看,也許我會記得;讓我參與,我會深刻理解”。